日志详情

短歌行

赵新伟2021/9/28分类:教学设计

7、 短歌行

一、 教材分析

《短歌行》是汉末诗歌的代表。曹操作为建安七子之一,也是“建安风骨”的代表作家。这首《短歌行》极具时代特色,通过《短歌行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次了解什么是“建安风骨”。《三国演义》中写到,这首诗作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前夜。和曹操的其它很多诗作如《蒿里行》、《对酒》、《苦寒行》等一样,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政治性。然而政治内容和意义熔铸在了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。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,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,来达到寓理于情,以情感人的目的。

能够深刻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,是学习这首诗歌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(一)帮助学生查找相关材料,了解曹操的生平及时代背景,在积累知识的同时,使他们学会知人论世。

(二)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,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,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诗歌知识,分析此诗的艺术手法。

(三)带领学生深入研讨学习,领略曹操的豪情壮志及人生智慧,思考诗歌深层次的哲理内涵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学生需要在课前搜集诗人及诗歌的历史背景资料,预习课文,克服生僻字词,把握诗歌大意。

老师应当搜集上课需要的相关材料,如视频音频等,制作好PPT及导学案,为学生印发导学案。

检查多媒体放映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导入新课。

《三国演义》对曹操的有意丑化,使得世人们对他抱有很大的偏见,都给他贴上了“奸雄”的标签。而作为新时代的学子,要分清历史与小说的区别,应该秉持着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。如何看待历史人物,一方面是看正史记载,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他们留下来的文字去探寻他们的内心。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曹操的《短歌行》,来看一下这位大政治家、军事家的绵绵忧愁,去看看,他在愁些什么,又为何而愁?现在,就让我们跟随陈建斌老师的演绎,来走近这位大人物,走进他的诗歌。

(二)板书课题并解题。

曹操今存诗歌22首,包括作者存疑的三首,皆是以乐府旧题来写时事的乐府诗,以旧瓶装新酒,从现实创作的需要出发,述乱离,哀风俗,抒写时事,表达感情,使乐府诗呈现出鲜明的文人化创作倾向,是建安诗歌重要的开创者和实践者。

《短歌行》是汉乐府旧题,在汉代就有相关的诗歌作品了。短歌多声调短促,为宴会歌曲,低吟短唱,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。

我们知道,乐府诗很多都是唱出来的,说到这里,大家在课后不妨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诗人,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去演唱这首《短歌行》。

(三)齐读学习目标。

(四)整体感知。

1.默读正音,疏通理解疑难字词。

2.齐读本诗,注意节拍和感情:二二节拍,慷慨悲凉。

3.细读诗文,研读探究以下问题。

(1)本诗表达了曹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

(2)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?

(3)本诗诗眼是哪个字?

学生思考、分小组讨论,并回答问题,老师板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人生苦短      

忧     求贤难得       志(一统天下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功业未成

手法:借代、比兴、用典、虚写。

(杜康)(明月)(子衿)(鹿鸣)(乌鹊)(吐哺)

(五)研究学习曹操的人生智慧及抱负。

1.要积极求知进取。人生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
2.得人才者得天下。要知人善任,唯才是举。

3.要努力求知,成为新时代的人才。

4.要有远大抱负,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(六)背诵课文并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完成。

1.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艺论文,标题是《谈谈<短歌行>的感情和手法》;

2.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,标题是《学曹操智慧,做中华英才》或《学曹操<短歌行>,做时代追梦人》;

3.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书信,标题是《曹操,我想对你说》。

上一篇:没有了~

下一篇:归园田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