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志详情
乳蓄业
姚伟涛2021/10/7分类:教学设计
第二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
第二课时 乳蓄业
学情分析:
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,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方法,特点总结方法,所以对于本节内容接受起来相对容易。
三维目标:
知识与技能
1、了解乳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分布。
2、通过学习乳畜业,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,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。
3、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。
过程与方法
1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、数据表格等从自然条件、人文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,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。
2、通过对乳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,学会归纳乳畜业的区位条件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。
1、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,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念。
2、借鉴世界状况,然后从中国国情出发,寻找发展对策,为我国农业服务。
3、意识到事物是发展的,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
教学思想:
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我们身边喝牛奶的现象越来越常见,对于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,发展好农业其意义重大而深远。乳畜业是城市周围的一种面向城市的农业地域类型,了解并学会分析其区位因素是高中学生必备知识之一。
课程资源: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
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课时 乳畜业
教学内容:乳畜业的分布、生成对象、产品、区位条件、特点
教学重点和难点:
重点:1、理解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。
2、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。
难点: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。
教学方法和工具:
方法:合作探究,案例教学法,引导分析
工具:多媒体辅助教学
教学安排:
【导入新课】
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,请大家认真观看,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。
以襄城县源荣牧业宣传片段为导入,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
1、概念:随着城市发展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、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
2、生产对象:奶牛
3、产品:牛奶及其制品,如奶粉、黄油和奶酪。
4、分布: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、西欧、中欧,以及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地。
多紧邻消费市场(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,且运输不便)目前,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。我国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。
【合作探究】
1.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。
(1)饲料因素:为什么西欧有适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? (提示:从地形、气候等自然条件分析。)
提示:图3.19和3.20反映出西欧具有广阔的平原和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,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。
(2)市场因素: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?
提示:表3.1反映了西欧城市化水平高,说明市场因素对乳畜业的重要影响。右下图说明了西欧饮食习惯对乳畜业形成的影响。
2.用下列材料论证你对上述问题的分析,并进一步提炼出西欧乳畜业的分布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特点。
提示:通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进行讨论,然后教师归纳总结。
3.把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,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一比较。
提示:可以从气候、草场条件、市场、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。
【课堂小结】
这节课我们重点读图分析了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,运用资料归纳了乳畜业的特点。同时对比分析了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。
教学后记
【课堂练习】
教学评价:通过本节教学,学生掌握了分析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,效果较好,进一步巩固了之前学习的内容。
预习任务:课本P52--54画出重点内容,并填写配套《同步练习》上的知识清单和自主思考预习自测题。
课后作业:《同步练习》课后测评
上一篇: 季风水田农业
下一篇:没有了~
共 0 条评论